由吉林省教育厅、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、吉林省广播电视局、共青团吉林省委指导,东北师范大学主办,吉林省传媒学会、东北师范大学传媒科学学院(新闻学院)、吉林省国家广告产业园区共同承办的“奋斗有我,就在吉林”吉林省大学生主题创作短 视频大赛自2023 年12月初启动以来,受到吉林省内各高校师生高度关注。按照赛事流程,2024年4月,大赛进入评审阶段。为了保证大赛的公平性、公正性和专业性,以确保评选过程的透明和高效,提供一个全面、公正、透明的评价体系。特制定以下评审规则,期望能够激励创作者们发挥最大潜力,同时为观众呈现一系列高质量的短视频作品。
一、评审委员会组成
本次活动在指导单位的支持和组织管理下,比赛设立评审委员会和评审专家组对参赛作品进行评审。评审委员会和评审专家由主办单位领导、行业专家、知名影视人等构成。
1.评审委员会
主任委员:
王 延 东北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
委 员:
马学庆 中共吉林省委宣传部文艺处处长
赵 利 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宣传处处长
左剑虹 吉林省广播电视局网络处处长
高 岩 共青团吉林省委学校部部长
王启民 吉林省国家广告产业园区管委会主任、吉广品牌创始人
刘 欣 吉林动画学院副董事长
张文东 东北师范大学传媒科学学院(新闻学院)院长,教授,博士生导师
2.评审专家组
主 任:
张文东 东北师范大学传媒科学学院(新闻学院)院长,教授,博士生导师
专家组成员:
孔朝蓬 吉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,教授,博士生导师
冷 炎 吉林艺术学院戏剧影视学院党总支书记兼院长,教授
夏维波 吉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,教授
刘军谊 吉林动画学院电影学院院长,教授
孙 宁 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传媒学院院长,教授,博士生导师
关大我 长春人文学院传媒学院院长,教授
钟 磊 长春师范大学文旅与电影学院院长
逯明宇 吉林农业大学人文学院学科带头人
陈思权 吉林省国家广告产业园区党委书记
闫旬红 吉林广播电视台公共新闻频道总监
张学龙 央广网吉林频道运营总监
二、评审原则
1.公正性:评审团成员应保持中立,确保评分不受任何非作品因素影响;
2.专业性:评审团由各领域专家组成,确保评价的专业性和权威性;
3.创新性:鼓励参赛者展现创新思维,对创新性强的作品给予积极评价。
三、评分细则
每部作品总分 100 分,具体评分细则如下:
1.内容创意(30 分):评估视频的创意和独特性,包括主题表达、故事情节和艺术风格等。作品是否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和新颖的表达方式,作品内容是否紧密结合大赛主题,有效传达核心信息,展现主题的深度和广度。
2.视觉效果(30 分):评估视频的画面质量、拍摄手法、镜头运用、图像处理等视觉效果。
3.编辑剪辑(20 分):评估视频的剪辑技巧,是否结构流畅,字幕规范等。
4.音效配乐(10 分):评估音效的质量和适配程度,以及配乐的选择和与视频内容的协调性等。
5.原创程度(10 分):版权合规,确保作品不侵犯他人版权,音乐、图片等素材合法使用;作品的原创内容占比程度,避免抄袭。以上评分标准将有助评委们在大赛评审过程中进行公正的评价,并确保参赛作品评分准确无误。在评审过程中,请确保遵守标准,不引用无法确认的内容。
四、评审流程
1.初评阶段(4 月 13—14 日):根据评分细则对所有参赛作品进行初步评分。由评审委员会组织初评专家委员会进行优秀作品入围初评,初评专家委员会名单另附。组委会汇总评委意见整理出《吉林省大学生主题创作短视频大赛获奖作品入围名单》;
2. 终评阶段(4 月 28—29 日):综合初评结果,对获奖入围作品评审采取记名赋分方式,采用现场打分制,每部参赛作品除去最高分和最低分后的平均分为最后得分,最终按得分高低评选出获奖奖项,确定最终获奖名单;
3. 公示阶段(5 月 13—18 日):获奖名单经大赛官方网站和 微信公众号公示后,发布评审结果,举办颁奖典礼。
五、奖项设置
大赛按参赛作品类型分别设置奖项,每类作品设置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,各级奖项数额原则上按提交作品总数 5%、10%、20%、 30%的比例设置;另设优秀组织奖、优秀指导教师奖等。
六、其他
本评审方案的最终解释权归“奋斗有我,就在吉林”吉林省大学生主题创作短视频大赛组委会所有。如有任何变动,以大赛官方网站或指定平台发布的最新信息为准。
吉林省大学生主题创作短视频大赛组委会
2024 年 4 月 9 日